优质的教学反思都是要结婚实际的教学情况,随意杜撰的是没有意义的,编写教学反思能够提升教师的自我批评能力,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5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5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参考6篇

优质的教学反思都是要结婚实际的教学情况,随意杜撰的是没有意义的,编写教学反思能够提升教师的自我批评能力,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5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5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篇1

一、缺乏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深入了解。

学生已认识了万以内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数的读写,在创设情景引入环节,我设计了新世纪小学上学期与这学期的教职工人数和学生人数的对比,旨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情况,同时也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但没有对万以内数读法进行回顾。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停留在表面,影响了对含两级的大数读法的积极探究。

二、没有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20xx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六个省、市、自治区的情况,还附有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标志性建筑的图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反复考虑要不要拓展,拓展可以增强学生的见识,让数学课具有文化味,但时间肯定要被占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回答“看图你得到哪些信息时?”首先说到了人口数,我也骑驴顺坡走,没有再延伸。为了让两课时的过度自然,我和学生们借助数位表上讨论了北京市的人口数的组成并试读后,直接出示了例2的典型数据,试读并讨论读法。把第一课时后面的做一做删掉了,学生没有去感受“你知道吗?”中的大数。这些隐形的知识效果肯定是短时显示不出来的,但学生的知识拓宽被限制了。我在思考假如我不整合课时又该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

三、缺乏练习巩固知识的时间

两个平行班上完后,都只完成对读法的讨论。缺乏必要的.训练。而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课后的作业中,我发现学生的正确率不高。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我的设计思路是错误的,我可能要付出双倍的时间去弥补我的过失了。

认识5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篇2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学习,也是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同时,它又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因为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而怎样把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认识规律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又是本次教学的关键。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千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认识10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单位“千”的概念,认识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同时,注重数感的培养,结合现实,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游戏、猜想、探索、讨论,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首先,我以北京体育馆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猜猜一共能坐多少个人?大家猜过都发现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要大,由此引出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接下来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千以内的数。我出示了小正方体,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一百一百的数,来自行挖掘数,寻找数,体验数的规律,这样的设计,比老师直观的教授,学生要乐于接受的多。同时为数的读写做了铺垫。

数数的体验以后,读数写数就水到渠成,此环节教师通过数的构成,组成一个新数为例,板书,做好示范,通过学生上齤台板演加深印象,课件对比发现数的不同,并采取正确的方法读写,归纳、总结,读数写数的规律,进一步的巩固了本课新知,突出了重难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也要回归生活,这个地方我自己觉得不错,让生欣赏生活中的1000,体验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字有数学,同样的数字不同的物体给我们的视觉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让生产生兴趣,原来数学如此有趣。

不足之处:

一、在拐弯数的处理上,有些混乱。

二、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充裕,后来觉得应该给予学生再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空间,个人发表想法的机会再多一些会更好。

认识5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篇3

昨天,江苏省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20xx年春季教材培训会在开发区实小进行。我们学校全体一年级数学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丰富的活动中,最打动我的,是黄为良老师所做的关于一下教材修订的讲座.黄老师逐个逐个单元为老师讲解修订的目的,原因,内容,依托的数学思想等。

其中,讲到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黄老师讲到一点:“要根据事物数量特点,引导学生选择不同数数方法。”

我联想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材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数课桌、椅子、数5个一把的香蕉。:

看得出教材有意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数数方法去数。尤其是第2题直接标上了指向性明确的要求:5根5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在学生学完新知,进行实践性学习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看到要求按部就班地数,缺少了自己思考选择何种数数方法的过程,反而不利于对不同类数数方法的体悟。

于是,我这样处理了教材:

师: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现在来数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谁来作代表带着大家数?

一生上台,边走边数,其余学生跟着一起数,教室里好有动感。

师:请你来完整地说说,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生:教室里一共有28张桌子!

师:刚才***带着大家是怎么数的?

生:1个1个数的!

师:桌子可以一个一个的数,现在我们再来数数椅子——

有学生忍不住嚷嚷:2、4、6、8……

老师作嘘的`动作——

一生作代表来数,他选择一个一个地数椅子。

当他数完时,师:刚才我听到有人有不同的数法。

又一生作代表,两个两个地数。

师请学生评价,你喜欢那种数法?为什么?

学生认为2个2个地数比较好。因为简单。

师帮助学生总结,因为刚才桌子是一张一张单独排下去的,我们可以1个1个数,现在椅子是两张两张一起放的,我们可以2个2个地数,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数法去数。

接着,出示书本上香蕉题,我没有用光盘,而是用实物投影把题目放到屏幕上,把题目要求“5根5根地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给遮住了。学生代表上台,他想了想,数的时候,按照一共有几把来数,数成了一共有5根。其余孩子忙纠正,问的是一共有多少根!我也乘机打趣:明明有好多,你却说只有5根,是不是想偷偷藏起来一个人吃掉呀!接着又有孩子代表上台,5、10、15、20、25、30、35。他流利地数出了一共有35根香蕉。其余孩子也立刻发现,他是5根5根数的。

接着我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他会选择5根5根的数?

学生说出自己朦胧中感受的事物排列特点:因为这里的香蕉正好是5个5个放的。我们数的时候就可以正好5个5个地数。

认识5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篇4

数学学习是一个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数学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与教学材料、教师等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新的数学知识、技能与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课中我创设了“数方块”这一情景,让学生去数有多少个?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动手等操作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习的欲望,“数100个方块到底有什么作用?”学习动机的正确把握是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我乘胜追击,同桌合作,将两人手中所有的方块计数卡合起来,再次数一数有多少块方块。学生的活动是:1个百、2个百、3个百。10个百地活动开了。有的说我手中的是5个百加上你手中的5个百就是10个百,这儿共有1000块通过合作,感受到1000就是通过一百一百地数,数出10个一百而得到的。而后,让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学生数,老师将一张张平面的有100个小方块的计数卡贴在黑板上,慢慢地,平面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从而再次感受到1000块方块就有这么多。课件出示:从1个小方格变成10个小方块,再10个10个地变成100个,再100个100个地成为了1000个。此时的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重点的落实到位,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

“数”方块贯穿于整个概念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掌握了学习数的数学思考方法,初步建立数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让学生经历了1000数概念建立的过程,并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

将1000数的概念的建立、数数及数的组成、读写法有机整合又是本课的一大特色。在认识计数单位“千”的同时,借用计数器,随机介绍了数位、数位顺序,便于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的认知不再是孤立的无序的,认识数位顺序的提前为下面的认读做好了铺垫,其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本课中,从概念的发生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体现,但课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中间有零的数时没有更深的挖掘教材,课堂上的练习容量不大。

认识5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篇5

本节课我采取了活动课形式进行教学,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感知100,感受到数量很多时如何数数。

本节课全部是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我引导孩子们:

1、我说9,生:拿出9根小棒,说一说他表示什么?(举手回答)

2、我说10,生:拿出10根小棒,你该怎么办?

生1、捆起来,

生2、看见这样一捆小棒,就知道是10.

师:一捆小棒表示什么?

一个十

3、我说17,生:拿出17根小棒,他表示什么?(同桌互相说)

1个十和7个??

4、我说20,生:拿出20根小棒,现在你又该怎么办?他表示什么?(小组内互相说)

两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是20.

5、我说28…

…………

我说89,生:拿出89根小棒(8捆小棒和9根小棒),他表示什么?(同桌互相说,然后汇报)

8个十和9个??

我说90,生:在刚才的基础上又拿了一根小棒,然后将这10根小棒捆起来和那8捆小棒合起来是9捆小棒。他表示。。。

9个十是90.

99,……

我说100,生:在刚才的基础上又拿了一根小棒,然后将这10根小棒捆起来和那9捆小棒合起来是10捆小棒(一大捆)。他表示。。。

10个十是100。

从1开始让孩子感受100的.含义,从而加深对百的理解。以及知道在数较多物体时,可以10个10个数。

这节课我在让学生捆小棒时采用同桌比赛、男女生比赛,不仅比速度,而且比看谁反应快和理解能力。让孩子眼脑手口并有,边拿边说,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这节课孩子们非常高兴,下课了,我们班王子涵跑到我跟前说:“老师这节课非常有趣,我非常喜欢。”在一旁的蔡叶萱听到了说:“这节课像手工课一样,特有意思。”我说:“那我们以后经常上这样的课行吗?她们俩个高兴地说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喜欢,他们才能学好,看来数学课的形式不能单单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动手操作,学生看,不能再因害怕有学具而影响教学进程。应该把它还给课堂的主人——学生。

认识50以内的数教学反思篇6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同学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我所执教的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数的概念有着很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计算其它知识和发展数感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要重视数的概念的培养,在本节课中我花了10几分钟的时间让同学数小棒,从1根数到1000根,其中有的同学是按20根捆成1小捆,10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有的同学是按50根捆成1小捆,10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有的'同学是按8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有的同学是按200根捆成一大捆来数的……同学们数的方式很多,同学经历了数1000以内数的全部过程,初步体会了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了计数单位“千”,同学对1000以内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比较好。

二、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贯彻课程规范,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运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数1000根小棒,在合作之前我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在合作时进行巡视指导,数完后进行全班交流,每个小组交流自身小组的方法,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然后我和同学一起分析启发引导同学理解有关概念。

三、发展了同学的数感。

注意利用各种素材发展同学的数感,在数小棒之前,我先让同学估计有多少根小棒,同学估计了很多不同的数,初步培养了同学的估数能力,然后每个小组用小棒数1000以内的数,这样同学操作起来方便,容易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此外,在练习中还设计了一道1000以内数的练习的开放题,同学在700前面和后面各添上2个数,组成有规律的排列,同学的思维非常活跃,同学填出了许多不同的有规律的排列。

在这节课中,同学和我交流得比较密切、理想。但在这节课中还存一些缺乏和值得吸取经验教训之处: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沛“备”同学。教师应充沛考虑到同学面对教学会出现哪些情况,而教师面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如何去应对,如何去启发引导同学,都是以后应多加学习的。

譬如:在本节课中,我要求同学依照自身的意愿去数,要求如何数得更快捷、方便,因此同学们数的方式很多,有的是20一捆数的、有的是50一捆数的、有的是80一捆数的,更有200一捆数的……,面对同学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数法,是我没有想到的,同学们很聪明,数的方式很快捷,没有一组是依照10根一小捆、100根1大捆那样数的,而教师事先以为至少会有一组是按10根一小捆,100根一大捆那样数的,因此,教师在讲解十、百、千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显得较笼统、空洞、不直接,面对这种情况,应注意引导启发,或者教师应准备10根一小捆,100根一大捆的1000根小棒,这样会很自然、形象地引导同学自身说出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

其次课堂组织教学中存在“放”得太开,“收”不紧的现象。我在让同学放手数小棒之后,很多同学的兴趣很高,因为是第一次这样大规模地数那么多的小棒,局部同学完全沉浸在自身数的乐趣之中,对于老师所说的不闻不问,而这节课自身又不完全是活动课,主旨是让同学在数小棒的过程中启发同学理解十进关系,对于那局部一直陶醉于自身数的过程中去了的同学,教师没有和时把这局部同学的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引导理解十进关系上来。

★其他类似内容

1“贝”的故事教学反思通用6篇

“贝”的故事教学反思通用6篇

在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完成后,老师们首先需要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我们用于记录自己教学感受的书面文体,以下是九八范文网小编...

查看剩余 76% “贝”的故事教学反思通用6篇

2变向跑教学反思6篇

变向跑教学反思6篇

教师们为了记录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都是会写教学反思的,只有对教学情况做到全面的了解,我们才可以将教学反思写得出色,下面是...

查看剩余 86% 变向跑教学反思6篇

3八年级思品教学反思6篇

八年级思品教学反思6篇

有效的教学反思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的,写教学反思是优秀教师成长必须要经历的重要环节,下面是九八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八...

查看剩余 76% 八年级思品教学反思6篇

4初三数学教学反思精选6篇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精选6篇

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估,一份有意义的教学反思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的,以下是...

查看剩余 75%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精选6篇

5变向跑教学反思通用6篇

变向跑教学反思通用6篇

教师们为了记录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都是会写教学反思的,作为教师为了自己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可以经常写写教学反思,下面是九...

查看剩余 87% 变向跑教学反思通用6篇